舊站入口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案例争鋒,智彙灣區!第二屆粵港澳會計大賽報名火熱開啟

編輯: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發布時間:2025-03-11 點擊:


粵港澳高校會計案例大賽是在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由中山大學等15所粵港澳高校聯合發起、廣東省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粵港澳高校會計聯盟案例教學與研究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公益性賽事,大賽主要面向大灣區在讀的會計專業學生。2025年粵港澳高校會計案例大賽由廣州大學承辦,為擴大大賽影響,進一步營造“Competition, Innovation,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的良好氛圍,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公平公開”的原則,特制定本方案。

一、 粵港澳高校會計案例大賽簡介

第二屆粵港澳高校會計案例大賽将于2025年3月至6月由廣州大學承辦。本屆大賽全部賽程分初賽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複賽、決賽四個階段,邀請粵港澳高校在校會計專業學生自由組隊參賽。

案例大賽通過組織粵港澳高校會計學生親曆企業實踐、模拟管理決策、比拼解決方案,培養并提升學生發現、分析、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不同高校間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是學生展示自身的舞台與個人成長的助推器。

二、第二屆粵港澳高校會計案例大賽方案

(一)比賽時間

2025年3月至6月,曆時4個月。

(二) 比賽組織

1. 指導單位: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

2. 主辦單位:廣東省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3. 承辦單位:粵港澳高校會計聯盟案例教學與研究專業委員會

粵港澳高校會計案例大賽組委會

廣州大學

4. 聯合發起單位: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深圳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财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

5. 聯系方式

郵箱及電話:mpacc_case@126.com;020-36296654

(三)賽程安排

             比賽流程                   

時間安排

報名

通訊報名

各高校學生自由組隊後統一向大賽組委會報名參賽,建議各高校為參賽團隊安排指導教師,報名截止後隊員信息不得修改。

3月3日-3月16日

初賽

第一階段

公布案例

大賽組委會向各參賽團隊發送初賽第一階段案例

3月25日

提交報告

各參賽團隊通過大賽官網在線提交分析報告,網站鍊接:

https://www.netinnet.cn/match//activity

4月6日

參賽單位審核

各高校預選授權本單位參賽代表隊

4月7日 -4月12日

初賽評審

分組網絡評審

4月13日-4月22日

名單公布

公布初賽第一階段入圍前30強名單

4月23日

初賽

第二階段

公布案例

各參賽團隊通過大賽官網查看初賽第二階段案例調研方向及要求

調研方向已發布

提交報告

各參賽團隊向大賽組委會提交編寫的案例報告及解決方案

5月16日

初賽評審

分組網絡評審

5月15日 -5月24日

名單公布

公布入圍初賽第二階段前10強名單

5月25日

複賽

現場展示

(1)入圍複賽前10強團隊通過抽簽兩兩分組,進行案例分析及解決方案陳述。

6月1日

(2)評委根據團隊及選手現場表現,投票評選晉級決賽的5支團隊。

決賽

現場展示

(1)入圍決賽前6強團隊現場展示,進行案例分析及解決方案陳述,現場評委和參賽團隊進行問答。

6月2日

(2)評委根據團隊及選手現場表現,評選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及單項獎等。

特别說明:

1. 參賽資格:各高校學生可自由組隊參賽。若有不符合參賽資格的人員報名參賽且該人員所在團隊被學校授權,則取消該人員所在團隊的參賽資格,并在下一屆大賽中,将該團隊所在高校可授權團隊數減半。

2. 團隊人數:參賽選手以團隊形式報名參賽,每位選手隻能參加1支團隊。每支參賽團隊包含4-6名隊員,選出1位隊長,進入複決賽的團隊需保證有4名隊員可以上場。每支本科參賽團隊包含4名隊員,選出1位隊長。鼓勵參賽團隊邀請老師及實務界人士作指導。

3. 填寫指導教師:參賽團隊在報名時填寫初賽第一階段指導教師;初賽第二階段提交報告截止時間前,參賽團隊可在第一階段指導教師的基礎上,增加第二階段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總人數不得超過2人。鼓勵實務界導師參與指導,參賽單位可根據導師知識結構、擅長方向等組建導師團隊進行指導。

(四)比賽形式

大賽分初賽第一階段、初賽第二階段、複賽、決賽四個階段。

1. 初賽

第一階段:參賽團隊以官方公布的案例為對象,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

提交報告格式:上傳PDF文件。要求:紙型為A4(21.0 cm×29.7cm)标準,總頁數(含封面、附錄等)不得超過20頁。正文采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中文采用宋體,英文和數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封面、目錄、标題、圖表不受字體字号和行距的限制。若不符合上述格式要求,可能影響評審成績,後果由參賽團隊自行承擔。

評審形式:網絡評審。按照評委評分環節的團隊數量(即各參賽單位預選的團隊數量之和)分配晉級初賽第二階段的名額。參賽高校提供專家評委,遵循本單位回避的原則,系統在已授權單位中随機分配15所高校對案例進行評審。根據專家評分情況,采用“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确定案例最終得分。

第二階段:參賽團隊根據官方公布的調研方向和要求,開展實地調研,搜集整理素材,編寫案例并提出解決方案。

提交報告格式:使用網頁編輯器上傳報告。整篇案例不得超過5萬字,單張圖片不得超過1M。除圖表外,不允許以整頁截圖形式上傳。除圖表外若以整頁截圖形式上傳,将取消該團隊晉級資格。上傳的報告重複率不得超過15%(中國知網查重),否則将取消該團隊晉級資格。

評審形式:網絡評審。按照各組進入初賽第二階段的團隊數量分配晉級前10強名單,兩組共計10支團隊進入複賽。參賽單位提供專家評委,遵循小組回避的原則,系統在已晉級單位和聯合發起單位中随機分配15所高校對案例進行評審。根據專家評分情況,采用“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确定案例最終得分。

特别說明:

(1)初賽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網絡評審環節由各參賽單位自行委派評委,評委由學術界評委和實務界評委構成。

(2)各高校委派的實務界評委比重不超過評委總數的50%。請委派思想素質好、實務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治學嚴謹,能認真履行評委職責的實務界評委,且實務界評委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之一:a.具有與會計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b.已獲得博士學位;c.在政府機關、大中型企業擔任财務總監或總會計師等行政職務。

(3)每個參賽高校的評審專家必須完成分配給本單位評審的所有團隊的評分,否則将取消該參賽高校所有參賽團隊的比賽資格。

(4)各參賽團隊應及時提醒本單位評審專家按時完成分配給本單位的全部評審任務。

(5)同一參賽單位進入複賽階段的團隊不得超過3支,若因分數并列出現超過3支的情況,則初賽第一階段得分高的團隊晉級;若初賽第一階段得分相同,則由本單位自主決定進入複賽的團隊。

(6)晉級複賽時,若組内出現最後1支團隊分數并列的情況,由大賽聯合發起單位各派1位評委,遵循已晉級團隊和分數并列團隊所在院校評委回避的原則,投票确定晉級團隊。

(7)根據大賽賽制,承辦單位初賽第二階段得分最高的1支團隊可直接晉級決賽,晉級複賽名額根據初賽第二階段得分依次遞補。

(8)團隊學生提交案例時必須同時提交企業授權書和查重報告,企業授權書模闆詳見附件1。

(9)團隊學生在提交初賽第二階段報告時必需同時提交團隊承諾書,團隊承諾書模闆詳見附件2。

(10)初賽第二階段案例報告提交後不允許再次修改。在提交案例至大賽系統的同時,團隊需将案例Word版本發送至承辦單位郵箱MPAccJNU@163.com,由承辦單位進行查重複核。請各團隊務必保證案例報告提交系統版本與發送承辦單位郵箱版本一緻,以免影響最終晉級名單。

(11)學生提交的報告中被調研企業需匿名,标題、摘要、正文、照片及各類附件等處請勿出現參賽團隊、隊員、學校、指導老師等相關信息。

2.  複賽

初賽第一階段評審排名前30強的學生團隊入會議集中評審環節,經會議集中評審确定進入複賽的10支團隊。晉級複賽的10支團隊通過抽簽兩兩分組,一對一淘汰。分組雙方需在24小時内互相研究、分析對方在初賽第二階段提交的案例及解決方案,并就對方案例提出己方的解決方案,雙方通過現場陳述與辯論展現自身能力水平。

評審形式:專家根據參賽團隊案例報告(50%權重)及現場表現情況(50%權重)投票決定晉級決賽的5支團隊。

特别說明:複賽評委由大賽聯合發起單位各選派1名代表組成,要求副教授以上職稱且實際參與相關課程教學,評委遵循參賽團隊所在學校回避的原則。複賽兩場評委主席由秘書處和承辦單位協商委派,評委主席遵循參賽團隊所在學校回避的原則。

3.  決賽

晉級決賽的6支團隊需在18小時内研究、分析其餘晉級團隊在初賽第二階段提交的案例及解決方案。決賽時,6支團隊抽簽分為兩組,每組3支團隊,各隊需依次陳述己方在初賽第二階段提交的案例及解決方案,并接受其餘晉級團隊及評委的現場提問。

評審形式:專家根據參賽團隊案例報告及現場表現情況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其中案例報告50分,現場表現50分,案例報告與現場表現得分之和即為該隊總分。根據專家評分情況,采用“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最終确定各參賽團隊的排名。

特别說明:決賽評委由學術界評委和實務界評委組成。(1)學術界評委:由大賽聯合發起單位各選派1名專家擔任,要求副教授以上職稱且實際參與相關課程教學,無需遵循回避原則;(2)實務界評委:每個聯合發起單位各推薦2名實務專家組成專家庫,由當屆大賽承辦單位從中随機抽取若幹名專家擔任決賽實務評委,當屆承辦單位推薦的專家必須遵循回避原則。決賽兩場評委完全相同。決賽評委主席由秘書處和承辦單位協商委派,評委主席遵循參賽團隊所在學校回避的原則。   

(五)比賽流程控制

1. 複賽

總體安排

(1)12支晉級複賽的團隊需提前48小時通過抽簽兩兩分組,一對一淘汰。

(2)分組雙方需在24小時内互相研究、分析對方在初賽第二階段提交的案例及解決方案,并就對方案例提出己方的解決方案。

(3)6組團隊分為兩個賽場同時進行比賽,每個賽場配一定數量(奇數)的現場評委,每組比賽雙方通過現場陳述與辯論展現自身能力水平,評委通過現場投票的形式決定晉級決賽的團隊。

(4)複賽各賽場比賽結束後,由評委組組長或組長指定的其他評委對比賽進行現場點評。

具體流程

(1)複賽前兩日,晉級複賽的團隊進行抽簽。

(2)複賽前一日,承辦單位根據抽簽情況向各團隊下達比賽使用案例。

(3)複賽當天兩組團隊在兩個賽場同時進行比賽。

流程如下表:

出場順序

A隊流程

B隊流程

出場順序

1

1号隊員陳述己方案例。3分鐘。                

 

 

2

2号隊員陳述己方解決方案。4分鐘。                

 

 

 

 

3号隊員陳述己方對A隊案例的解決方案。4分鐘。                

3

4

雙方自由辯論。14分鐘。                

攻辯方(B)6分鐘,防守方(A)8分鐘。                

 

 

 

1号隊員陳述己方案例。3分鐘。                

5

 

 

2号隊員陳述己方解決方案。4分鐘。                

6

7

3号隊員陳述己方對B隊案例的解決方案。4分鐘。                

 

 

8

雙方自由辯論。14分鐘。                

攻辯方(A)6分鐘,防守方(B)8分鐘。                

 

9

4号隊員進行總結。3分鐘。                

 

 

 

 

4号隊員進行總結。3分鐘。                

10

11

評委點評,投票。4分鐘。                

 

 

總計60分鐘                

 

2. 決賽

總體安排

(1)晉級決賽的團隊需在18小時内研究、分析其餘晉級團隊在初賽第二階段提交的案例及解決方案。

(2)決賽時,6支晉級決賽的團隊通過抽簽分成兩組,每組3支團隊,抽簽決定比賽先後順序。

(3)每組比賽結束後,評委現場打分。

(4)根據6支團隊得分情況确定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具體流程

(1)決賽前18小時,參賽團隊通過抽簽決定決賽分組和先後順序,承辦單位向各團隊下達比賽使用案例。

(2)決賽當天所有的團隊均需現場參賽。

決賽階段比賽流程如下表:

比賽程序

比賽内容

時間控制

         第一場                

            (共計80分鐘)                

1

A隊1号隊員陳述己方案例。                

10分鐘

2

A隊2号隊員陳述由該案例所發現的問題。                

3

A隊3号隊員陳述如何解決問題。                

4

A隊4号隊員陳述該解決方案的現實意義。                

5

BC兩支團隊針對A隊案例與A隊進行辯論,自由展示。                

15分鐘

ABC三支團隊依次交換攻守方,一共3輪                

6

評委對各隊表現進行打分。                

5分鐘

        第二場                

            (流程與第一場相同,共計80分鐘)                

           評委點評                

         (評委對6支團隊的決賽表現進行點評,共計15分鐘)                

 

(六)獎項設置

階段

獎項

數量

内容

複決賽

特等獎

1名

現金獎勵5000元+證書

一等獎

2名

現金獎勵3000元+證書

二等獎

3名

現金獎勵2000元+證書

優秀指導教師獎

6名

進入決賽的團隊的指導教師,證書

複賽最佳表現獎

2名

兩場複賽現場表現得分最高的選手,證書

決賽最佳表現獎

2名

兩場決賽現場表現得分最高的選手,證書

最佳創意獎

2名

兩場複賽案例報告中獨具亮點的團隊,證書

初賽

特等獎

1名

證書

一等獎

2名

證書

二等獎

3名

證書

優勝獎

6名

證書

最佳人氣獎

2名

證書

 

參賽證明

所有提交案例的團隊

證書

 

最佳組織獎

2名

證書

根據晉級決賽、複賽、初賽第二階段團隊數量情況(依次對比)進行評價

 


附件1.docx

附件2.docx

  • 附件【附件1.docx】已下載
  • 附件【附件2.docx】已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