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10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教授莅臨我院講學。我校常務副校長、副書記唐燕,副校長黃南松熱情接待了來賓。我院執行院長衛建國,副院長董成傑、張媛以及兩百多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衛建國院長緻辭,對張立群教授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他指出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與發展趨勢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重要内容,他希望師生們認真學習其中内容并付諸實踐。
張立群教授首先提出我國正處于兩個百年的曆史交彙時刻。他講到“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第一個百年,主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第二個百年,重點解決“好不好”的問題。他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方面舉例表明“十四五”時期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重要過渡階段,是重要的經濟轉型調整時期。

張立群教授表示,“繪藍圖”是我國現階段發展的關鍵詞。現階段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發展韌性強勁,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與此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這就要求在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下,充分發揮中國經濟大循環的能力,帶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僅對中國成功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标,勝利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标至關重要,而且對促進世界經濟恢複和經濟全球化克服困難,也具有全局和戰略性意義。

講座的最後,衛建國院長做總結發言,他指出張立群教授從“昨天”、“今天”、“明天”三個方向講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讓聽衆明晰中國的經濟發展是科學的、有理論、有依據的。對了解國家思想、認識國家政策方面有些非常重要的價值。除此之外,對于師生而言,未來的經濟發展決定了自身的發展方向和職業規劃,對現在的學習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